导航菜单

“无用”的文科学位,为何如今成为了科技行业的入场券?

导读 处于科技浪潮下的智能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互联网。不少成功的科技创新者在引领时代的走向。
处于科技浪潮下的智能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科技、离不开互联网。不少成功的科技创新者在引领时代的走向。想要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拥有有一份前程似锦的未来,学习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等STEM专业毋庸成了很多学生家长们的热门选择。

            

在最近的美国最新门户开放报告里,可以知道,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有近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STEM学科。

而与数据、代码、计算、模型看似背道而驰的文学、哲学、语言的博雅人文专业,在21世纪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下,好像就是技术性不强、对口工作有限的“无用”或“过时“专业。很多人认为选择人文专业,好像没有好的职业前景,拥有人文学科的技能好像到了社会也不具任何竞争力,因此人文专业也越来越容易被轻视。

            

历史数据显示,1970年-2016年期间,在美国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的人的比例从36%下降到23%。

然而,美国斯特拉达研究所(Strada Institute)的《人才+技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势在必行(Robot-Ready: Human+ Skills for the Future of Work)》研究发现,雇主们最需要的员工,并不是我们眼中“硬”技能很强的极客们。而是拥有人文专业(liberal arts major)或“人类(Human)”技能相关的技能人才。并且,人文与技术能力“两者兼备”(Human+ Skills)的人才,会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工作者。另外还强调了,通过全面人文教育所培养出拥有“独特人类技能”的求职者更具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软技能与硬技能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斯特拉达工作未来研究所首席创新官米歇尔韦斯博士说。“重要的是一项技能是只有'人'才能做的,还是可以由机器替代执行。“Weise补充道。他是该报告的作者之一。

所以,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报告为什么认为人文教育很重要,以及在科技时代,人文教育的价值何在?

1.突出人文的重要性

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如何正确利用技术改进生活,而不是使我们成为科技的奴隶?如今,人类发展至今,环境在变、技术在升级,但人性不变,人的本能需求不变,产品要做到为用户着想,就必须需要人类的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沟通、创造力、协作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美国的人文教育旨在扩大思维批判性思考和有效分析信息的能力。它发展和加强大脑在所有学科内部和跨学科思考。而这种软技能,将会为科技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如亿万富翁投资者马克·库班(Mark Cuban)指出的那样:“ 我个人认为,未来10年对人文学科人才的需求会比对编程、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要高。因为当我们有了所有这些大数据,我们也面临了很多不同的选择。你需要有与众不同的视角,才能从这些数据中洞察出特别的结果。” 换句话说,就是机器是机械性的;但对未来的预测,仍然需要人类做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技能是人类独有的,不能被机器所替代。

Mark Cuban

美国的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这样的能力能让学生能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有助于他们能够更好地倾听、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在客户服务方面超越职责要求。

42岁的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是著名软件公司Slack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在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两位数,这让他的个人净资产可能达到3亿美元或者更多。他大学本科和硕士都是哲学专业。

他曾表示:“软件公司正在发现,人文思维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强大。工程师拿到的薪酬可能仍然是最多的,但在Facebook和优步(Uber)这样的颠覆创新代表公司当中,他们对于人才的争夺已经转向非技术领域,销售和营销人才尤其吃香。敢想敢为的程序员越希望改变这个世界,他们就越需要在自己的公司招揽擅长社交的“炼金术士”,后者可以跟消费者进行交流,并且让改变世界的过程看起来更令人愉快。”

Stewart Butterfield

这些“软”实力,是人文专业才能传授的,而这些技能永远不会过时。它锻炼思维,促进学习和成长。不仅锻炼专业技能和能力,而且是教你“学习如何学习”,使学习更快,更彻底,更永久。

2.“两者兼备”

很多人有一分为二的过时想法。他们把STEM科目和人文学科分为两个对立面。认为拥有了工程、数学、编程这些“硬”技能,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而支持博雅教育的人则认为从人文学科中学习到的“软”技能才能避免工作被机器替代的命运。

但其实这种一分为二的想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

无论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很多都会应用到人类技能。比如说在以科学、数学为基础的专业中,在记录完实验和研究后,需要并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写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还有最常见的编写电子邮件(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些事情都会成为大家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任务,并会涉及在各种各样的工作领域中。而人文教育,便让你培养了这些基础的能力。

由此,大家也可以看出,无论你学的是技术、工程、数学还是计算机的哪一门,拥有人文培养出的基础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逻辑推导能力、分析能力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前面说到的人类+技能(Human+ Skills)。

结合技能,才能取得成功。机器正在逐渐替代掉很多工作,但幸运的是,有些技能是人类特有的,是任何编程、代码、数据以及机器无法取代的。Robot-Ready报告分析了超过1亿份招聘信息、简历、社交档案,发现领导力,研究,写作和沟通等人类技能是当今工作场所中最受欢迎的技能。报告认为,雇主希望新员工具备人文学科所教授的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管理、判断以及书面和口头交流等技能。

因此报告提出,将这些人类独特的技能与技术知识相结合,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最佳方式,因此建议学生将技术与人类特有技能结合起来:编程+道德伦理,人工智能(AI)+情商,或逻辑+价值判断。

因此,你认为选择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就具备优越的竞争力了?就不需要人文教育了?不对!STEM领域的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需要运用“软”技能("soft" skills)。STEM专业的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技能,或文科学生增加自己的技术技能,都将更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经说过,“仅靠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当技术与博雅教育结合,与人文学科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到让我们的心歌唱的结果。“要记住,虽然市场上对STEM学生和专业学位有需求,但人文教育也可以创造出多条通向成功的职业道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人文学科毕业生在科技公司中占的比例比技术型毕业生要大。职场设计平台领英Linkedin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期间,人文学科专业大学毕业生进入科技行业的人数增幅超过了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专业的10%。他们尤其钟爱于互联网和软件公司——38%的博雅专业毕业生都在这些科技公司工作”。而科技公司在寻找有硬技能的人才的同时,也在寻找这些有软技能的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很多工作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淘汰。单纯地追“热门专业”可能会导致学生未来发现在学校学习的“硬”技能被机器替代。所以,在为未来做打算的大家,应该“软”“硬”技能两头都抓,既不能忽视硬技能的学习,也不能忽略人文学科所培养的素养。当你拥有更全面、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能带来富有创新的观点以及技术,才会更明显地与固化的机器思维形成对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