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走过半世纪的香港手造饼店:老味“新香”历久弥新

导读 原标题:走过半世纪的香港手造饼店:老味“新香”历久弥新 中新

原标题:走过半世纪的香港手造饼店:老味“新香”历久弥新

中新社香港9月10日电 题:走过半世纪的香港手造饼店:老味“新香”历久弥新

作者 戴小橦

天还没亮,“新香冰厅饼店”后厨已飘出面香。6点店铺开张,新出炉的糕点带着扑鼻香气吸引了第一波食客。在等待面包出炉的空隙,老板江仁忠和老板娘许丽敏坐在离后厨最近的位置,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谈及一早的忙碌,二人很有默契,“做面包只是日常,中秋月饼季是真的太忙”。

戴眼镜、瘦高寡言的江仁忠是第四代老板,但他并不是第一代创办人的后代,今年才刚接手铺子。

“新香”第一代老板姓詹,上世纪70年代在葵涌石荫邨创立了这家店,除了售卖面包和各式唐饼,也卖自家的手工月饼。到2016年,第二代负责人因无人继承等因素将店转卖。今年2月,店铺再贴出转让告示,江仁忠夫妻俩听到消息后,主动扛起老字招牌,不想让老店就此结束。

江仁忠和许丽敏原本做零售生意,入餐饮业是十足的新手,“刚开始很难,从早上6点做到晚上10点,在旁边看跟实际做全不一样”。许丽敏把从事餐饮的父母也一起拉来帮工,“决定接手,就不能有一点马虎”。

重任在肩,因为复刻招牌美味的压力,更有不想老字号消失的怀旧情意。“新香是老街坊的一个聚脚地”,江仁忠夫妻俩决定将“新香”的招牌全都保留,当然少不了中秋的自制老月饼。

“都是纯手工,现做现卖。吃的就是一个新鲜。”上午10点,制饼师傅阿诚准时开工,先把醒好的面团和馅料分别搓成条状,“皮65克,馅135克,要分毫不差才好”,阿诚一边解释,一边把称好的面和馅料快速揉成球。

擀皮、包馅,用手轻轻压平,收口朝外放入饼模压实,啪一声响,月饼稳稳脱模,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手。阿诚师傅说,用手才能感受到饼最真实的状态,这样做出来的月饼才有情意、有温度。

采访时,点单声依旧响个不停,江仁忠和许丽敏忙得团团转,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见记者采访,老食客们热情上前。“我在这吃了50年,从一个人来,到带着儿子来,现在曾孙都18岁了。”81岁的周荣每天上午都会来店里饮茶,“吃的就是个习惯”。周荣说,新香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吃饭的老街坊就是他的家人。

在新香,像周荣这样的老街坊比比皆是,每到早茶时间,他们就会准时坐到习惯的位置上,点上一杯暖呼呼的奶茶,再配上一叠老式糕点,和过去的老伙伴,聊聊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新香从历史中走来,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用老方法做新品种,一样有从前的‘老’味道”。过去的坚持不能变,创新也不能停,“现在的糕点品种增加了两倍,按客人需求来”。观察到人们的饮食习惯愈加健康,更习惯低糖、养生的口味,“新香”新推出陈皮豆沙月饼,“最初也担心老顾客能不能接受新变化,没想到会变成老少皆‘点’”。

后厨里的烤箱轰隆作响,江仁忠又回到了熟悉的厨房一角,屈着背,拿上手里的小刷子对着脱模的月饼来回扫,“我在给月饼上色”。他要给所有的月饼刷两次鸡蛋液,“不能刷得太快,要等第一层蛋液都稍微风干后再刷第二层,不然字会融掉。”(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