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气象是防灾减灾中的“发令枪”

导读 原标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气象是防灾减灾中的“发令枪”

原标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气象是防灾减灾中的“发令枪”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阚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气象既是“瞭望塔”,也是“烽火台”和“发令枪”,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得早不早,报得准不准,用得好不好,对整个防灾减灾体系运转至关重要。

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的背景下,频发的极端天气正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有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这30年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人员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

2021年的《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气候年景整体偏差,但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从更长的时间轴观察,在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已经由2012年的0.65%下降至2021年的0.29%。

许小峰说,这与中国近年来不断提升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有关。一方面,中国气象基础设施的能力水平显着提升,为气象预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作为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能力获得显着提升。

另一方面,在国家的防灾减灾体系中,气象是“发令枪”,气象预警预报发出之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农业、通信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应对气象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影响,这就是我们国家应急减灾体系的建设,这个体系的发展完善对于防灾减灾起到了关键作用。

谈及当前极端天气的预警预报难点,许小峰说,公众应消除一个误区:要求天气气候预测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无法满足的。

“这里的‘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我报明天那个地方要下暴雨,但是暴雨的落区具体到哪里,很难精确预报。”许小峰说。

据介绍,如今,中国气象部门的暴雨预警准确率已达到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至65公里。

“从具体的天气预报来说,我们不要期待提前24小时或者48小时就能得到一个非常精准的预报,这是做不到的。”许小峰说,随着气象技术的提升,如今,气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向公众更新订正最新的天气预报,公众看天气预报一定要注意跟踪关注。(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