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当你老了,真的能健康地继续打工吗?

导读 随着生育率降低,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退休并不代表生活的终结,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下,

近日,“延迟退休”“低生育率”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爆舆论。目前全球人口正步入老龄化阶段。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正在增加。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而延迟退休就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这种社会现象在政策方案上进行的调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具体政策究竟会如何出台尚不得而知;但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在步入老年阶段该如何健康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全社会又该如何帮助大家实现“老有所为”?

本期专家:

问:人们步入老年,身体会有什么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工作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
李晶:受内外环境的整体影响,人们到老年一定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衰老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只不过在小程度上由于个人的遗传背景、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衰老速度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在50岁左右可能会出现感知能力下降,很直观就是视觉改变。老年人的角膜会逐渐变厚,晶状体逐渐变浑浊,造成视力模糊。对明暗度的感觉降低,对鲜艳色彩的抓取度也会降低,人们会出现花眼的情况。原来近视的人群,在老年以后近视力和远视力都会降低。
另外,听力也会随之下降,听不见高频声音,出现神经性耳聋的情况。还有嗅觉、味觉、新陈代谢速度、触觉等也会明显下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社交能力,进一步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肌肉组织也有同样的问题,人体正常的肌肉大概在35岁左右处于高峰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逐渐下降。在老年医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疾病,就是肌少症。肌肉量大,保护力量就强,如果肌肉衰退了,在行走的过程中就会容易跌倒。一旦跌倒,伴随骨质疏松存在的情况下,骨骼脆性增加就会造成骨折,严重影响身体功能,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老年以后,神经系统功能退化会造成对外界反应迟钝,同时思考能力和事务解决能力,以及执行能力都会顺势减弱,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工作。另外,内科系统的条件也不稳定,常常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病等常见疾病。
问:从个人层面来讲,面对延迟退休,我们要做哪些体检或日常健康监测来保证身体状态能一直承受工作压力呢?体检项目里哪些指标出现异常代表自己不适合继续工作了?
李晶:除了一些如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基本体检项目之外,甲状腺功能、骨密度以及肌肉质量等这些都是可以查的。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问题就会出来,所以在50岁之前,如果还没有做过比较全的筛查的话最好做一次。
还有一个就是颈动脉的超声。现在做这个比较方便,可以反映我们全身血管的状态,包括血压、血糖和血脂。
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平衡自己的心态,不要有太强烈的心理情绪,因为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心态平和、心情舒畅,更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像一些血管病变,如果当时已经出现很严重的高血糖或高血压,那么无论是体力消耗大的工作或脑力消耗大的工作,其实都是不适合的。因为这类工作都会增加心跳频率和心脏耗氧,从而诱发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同时还要考虑生活状态等其他因素,来判断目前的状态是否适合继续工作。

 

问:近日,有报道一个60岁的快递员工在深夜加班时猝死,是否高龄上班族患病风险会更高呢?
李晶: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构造不同,体内的激素水平也是不同的。男性40岁以后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阶段,女性由于有雌激素保护,发病年龄就会晚一些。很多男性有接触烟酒、生活不规律、从事高强度体力或脑力工作、心里压力大的情况,这些都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因为意识不够高,或因为工作原因没办法太注重自身健康,比如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这类人群到老年以后更会容易产生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对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变差等问题,更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免疫异常,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加重的情况。所以也希望大家能重视自身健康,有问题就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这样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更好地维持身体机能,在未来工作能力也会更高。
当我们谈论老年人的健康和工作时,不仅需要关注身体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心理状态。在这个方面,或许我们可以从先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邻国日本的做法中借鉴一些经验和教训。
问:日本的上班族一般在多少岁退休?步入老年后,还会工作多久?一般会从事哪些工作?职工的工作会在老年阶段有变化吗?
姜建强:2013年日本颁布《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确保继续雇佣的义务,让有工作意愿的员工都能工作至65岁。这一法案将在2025年4月正式实施,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将在2025年正式导入65岁退休制度。2021年4月,日本政府又对该法进行修订,要求企业确保从65岁到70岁为止的劳动者就业机会。目前这部法律尚不具有强制效应,属于“努力义务”阶段,仅是鼓励企业和员工将退休年龄延迟。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70岁将成为日本社会的退休年龄。这部修订法还强调,即便到了70岁,企业也有义务实施继续雇佣制度。
日本企业一般有3种退休方案可以选择,第1种是把退休的年龄直接延迟;第2种是建立返聘制度,要保障有意愿的那些员工能够一直工作到70岁;第3种是废除退休制度。大部分日本企业都选择了第2种方案。
员工被返聘后,一般会继续以原岗位在公司工作,只是原有的管理职级会被取消并大幅降薪。当然退休者也可另谋出路,自己寻找再就业的公司。如很多养老机构就在雇佣老年看护人员,据媒体报道,在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养老机构看护人员中,55—65岁的有10人左右,65岁以上有8人,70岁以上有4人,年龄最高者为84岁。“以老养老”的情况在日本相当普遍。
问:日本老年人工作一般出于哪些原因?
姜建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很高,2021年女性平均寿命为87.57岁,男性为81.47岁。(编者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1年度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我国2019年整体预期寿命为77.4岁,男性74.7岁,女性80.5岁)同时,日本人的健康寿命也很长,很多老人退休后充满活力,闲不住。第二是老后不安的情绪蔓延。日本金融厅曾发布报告称,如果一对日本退休夫妇,男性年龄在65岁及以上、女性在60岁及以上,如果仅仅依靠养老金,每月将会产生5万日元的缺口,如果退休后再活30岁,缺口就是2000万日元(约131万人民币)。日本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多则20万日币(人民币约1万元),少则7、8万日币(人民币约3500-4000元),仅仅依靠养老金的晚年生活是很紧张的。当然,不想和社会完全脱节、日本文化推崇匠人精神、喜欢工作等都是日本人活到老干到老的因素。
编者按:所谓“健康寿命”,是指无需护理等,可以健康度过日常生活的寿命。日本厚生劳动省3年一度对日本全国约20万户家庭进行调查,并公布估值。

问:最近“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58岁老人,找不到一份月工资5千元的工作”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状态,日本政府在促进高龄就业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姜建强:201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老年化社会对策大纲”,将高龄者划分为前期高龄者(70岁-80岁)和后期高龄者(80岁-90岁),前期高龄者处于继续雇佣状态,后期高龄者则需要国家提供老后服务。这一划分其实是对老年人的再定义,具有意义。同时,为了促进有工作欲望的高龄者工作,允许选择推迟领取养老金,以换取每月领取额的按比例上浮。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又采取措施对雇佣高龄劳动者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此外,日本政府也制定了《痴呆症政策推进大纲》,鼓励进行痴呆症相关的科研研究的同时,希望高龄者维持原有的生活工作状态,预防或延缓痴呆症的发生。日本研究表明,工作是预防痴呆的最好方法。
随着生育率降低,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退休并不代表生活的终结,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下,老年人可以过上更加健康、充实、幸福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