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印度总理莫迪的称谓已变为“婆罗多总理”

导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将印度共和国称为婆罗多共和国的进程肯定已经开始。‘婆罗多’是当前印度共和国所在土地和人民的文明的名称,代表了数千年历史的延续。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将印度共和国称为巴拉特共和国的过程当然已经开始。‘巴拉特’是当前印度共和国所在土地和人民文明的名称,代表了数千年的延续。 “印度”这个名字显然是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流行起来的。 印度即将更名为“巴拉特”的消息曝光后,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瓦兰·辛格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解释,就像“中国”这个词一样,可以解读为“巴拉特”。中文为“中间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名称,印度的文明名称是巴拉特。 虽然印度独立后宪法第一条是“印度,即巴拉特……”,以强调巴拉特这个名字的重要性,但印度这个名字还是被保留下来,以便于独立前后权力的和平交接。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在新德里举行。 印度总统穆尔穆在晚宴邀请函中将印度写成“巴拉特”,而不是“印度”,印度总理莫迪的称谓也改为“巴拉特”。 巴拉特总理”。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头衔已改为“巴拉塔纳总理”

印度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并审议将印度英文名称“India”改为“Bharat”的提案。印度的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地语印度的名字是巴拉特(Bharat)。

长期在印度工作的中国媒体人曲公泽在文章中写道,巴拉特这个名字最早来自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中的“巴拉塔部落”,字面意思是“承载”,引申义是“保存火”。 光的追求者”和“知识的追求者”。 他介绍说,Bharat一直是印地语中用来指代印度的常用名称。

“在印度,像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这个国家的自我想象及其规模、轮廓和名称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 文明文化的根源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印度人,人们仍然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延续性。 在日常生活中清晰可见。”斯瓦兰·辛格表示,现阶段,印度人越来越注重思想的“非殖民化”,对于将印度改名为“巴拉特”存在争议也是可以理解的。 “思想非殖民化,摆脱旧的蒙昧主义观点、做法和法律等,让印度成为由印度文明智慧驱动的全球参与者,是莫迪总理一直强调的。他的政策以他的愿景为指导。”变革的愿景,植根于印度的文明智慧和价值观。”

印度外长苏杰生9月6日回应称,印度宪法已明确规定印度是巴拉特,“巴拉特”的含​​义也明确写在宪法中。 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一直在推动更改国家名称,因为“印度”这个名字是英国殖民者提出的,是奴隶制的象征。

印度宪法第一条的一部分

莫迪政府自2014年上台以来,持续奉行一系列印度教民族主义和“非殖民化”政策。 2022年9月,莫迪亲自主持仪式,将新德里印度门前的“国王大道”更名为“责任大道”,并强调国王大道代表殖民时期国王的权力是奴役和压迫人民的象征,责任大道提醒着走过这条路的官员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新德里印度门前的“责任大道”在更名前被称为“国王大道”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莫迪政府推动将印度国名改为巴拉特是意料之中的,也符合其一贯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和“非殖民化”理念。 林民旺认为,由于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印度将改名为巴拉特”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与莫迪的执政风格有关。 “如果莫迪想做某事,他通常会立即推动,无需太多讨论。 这次他或许会成功。”

印度大选预计将于明年5月举行。 林民旺指出,莫迪此举本质上是为了争夺选举点。 印度普通民众相对支持改名为巴拉特,但印度精英尤其是西化精英则相对反对,这在印度内部引起了不少争议。 对外,也进一步让其他国家看到印度的复杂性,西方对莫迪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认识也会得到加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变化的确切内涵、法律和社会影响将会被揭示,因为印度人对这一变化的实际应用可能涉及许多流程和规范问题,”斯瓦兰·辛格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