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消费意愿回暖,居民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成关键因素

导读 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贷款新增了9639亿元,同比增加了1157亿元。其中,以消费贷款为代表的居民短期贷款增加了4914亿元,同比

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贷款新增了9639亿元,同比增加了1157亿元。其中,以消费贷款为代表的居民短期贷款增加了4914亿元,同比多增了632亿元;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代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630亿元,同比多增了463亿元。

借贷意愿的回升是建立在消费意愿回暖的基础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达到了24.5%,较上季度增加了1.2个百分点。同时,“618”年中购物节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0点,已有超过256万名中小商家的今年“618”成交额超过了去年同期。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一季度的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66.6%,而前5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加快了3.5个百分点。

从短期来看,消费意愿回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即预期改善、服务消费恢复和借贷便利度提升。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的接触型和聚集型服务消费加快恢复,尤其是在“五一”和“端午”等假期的影响下,餐饮、电影、旅游等行业的收入大幅增加。此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续和优化也使得市场对汽车消费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为了更好地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许多商业银行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贷款利率,推出了信用卡消费优惠;另一方面,将借贷服务和金融服务融入各类消费场景,让消费贷款既具有优惠实用性又易于获取。这些举措为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从中长期来看,消费意愿的回暖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收入改善和借贷成本的下降。6月20日,备受市场关注的“降息”政策正式实施,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了10个基点,降至4.2%。由于目前99%的房贷利率与LPR挂钩,这不仅使得首套房和新发放贷款的利率下降,也使得期待已久的二套房和存量贷款的利率下降,从而减轻了居民的财务负担,同时也释放了合理的住房需求。与此同时,在季末考核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许多商业银行加速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这也推高了6月份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增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从上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信贷增长仍呈现出“企业强、居民弱”的特点。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贷款增量占人民币贷款增量的比重约为18%,尽管在6月份这一比重反弹至约32%,但仍低于50%的水平。可以看出,企业贷款是上半年信贷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制约消费增长的各种因素,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接下来,我们要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让居民有消费的勇气、愿望和便利。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心。我们国家有着14亿多的人口,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消费的基本面长期向好。其次,我们要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致力于扩大有效需求,既要优化大宗消费品、养老教育和文旅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也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最后,我们要培育消费动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保持就业形势稳定,控制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同时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并落实各项促进消费的政策,助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