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央视网《联播+》带您读懂习主席中的深邃思考

导读 联播+“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1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在贺信中,习主席指出,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更深层次地认识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不仅是中国人民永恒的关注,也是专家们长期的追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央视“联播+”让您从三个维度了解习主席贺信的深刻思想。

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

只有追溯历史的源头,我们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 探究文明的起源,为我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连续性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 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岸的殷墟。 总书记走进殷墟博物馆,仔细观看了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 他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多年前的文字,将中国文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左右。 他强调,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和保护,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展厅内,总书记频频驻足观看正面,绕着展柜缓缓走动,察看文物细节。 他感慨道:“看了之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中华五千年文明,更加期待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和挖掘。”

2002年,中华文明溯源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几代学者二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中华文明发现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史。 中华文明发现工程提出了文明的定义,明确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

只有追随文化根基,才能认清今天的中国。 只有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华文明史,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讲话:“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今天这样,也明白这一点。 这个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又不会走向何方。”

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的深入实施; 从《复兴图书馆》、《中国古代画丛书》的编撰、出版,到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馆、中国国版博物馆等文化殿堂的相继落成……在大家的关心和推动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中华文明史研究不断深入扎实。

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

如今,随着“文博热”和“文创风”的蓬勃兴起,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大地上展示的遗产、古书上写的文字都活了过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的发展,让文化的根基将弦歌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

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

一花独开不是春天,百花齐放满园。 文明之间只有互学互鉴,才能共同进步。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他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花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让世界惊叹,也向世界展示。 中华文化以它的雍容大度包容海纳百川,拥抱世界。

今天的中国,用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用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和谐共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