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学区房不管用了!多地发布学位预警,“最难上学”年要来了?

导读 近日,中山市东凤镇教体文旅局发布提醒称,因户籍生人数持续增加,预计东凤镇2023年公办学校学位供给更加紧张,部分学生可能通过购买普惠性民办学位方式安排入读。
好不容易买到学区房,子女却不一定能进入对口心仪的学校。

近日,中山市东凤镇教体文旅局发布提醒称,因户籍生人数持续增加,预计东凤镇2023年公办学校学位供给更加紧张,部分学生可能通过购买普惠性民办学位方式安排入读。

作为全面二孩实施后的首年,2016年出生人口为2000年来的最高。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出生的孩子将在今年秋天入学。今年会是“最难上学”的一年吗?家长和孩子们该如何度过?

多地发出学位告急预警

据不完全统计,近日,上海、广州、成都、济南、南昌等多地都发布了针对2023年秋季义务教育入学的“学位预警”。如上海,已有9个区90所中小学的学位供给亮起“红灯”,广州8区超百所中小学面临学位紧张问题。

学位红色预警,意味着施教区内适龄儿童的户籍人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100%。黄色预警则为儿童户籍人数介于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之间。

实际上,不少地区已经接连发布学位预警多年。而今年问题尤为突出的主要原因,还是“二孩生育高峰”导致的入学人口猛增。

2015年10月起,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后两年出生人口快速增长。2016年、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1723万人,也是2001年来唯二超过1700万人的年份。这些孩子在2022、2023年入读小学,也是直接导致学位供给紧张的原因。

但相比总量供给不足,结构性学位紧张是近年来一个更大的问题。

“义务教育的‘城挤村空’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的孩子都进城入学,导致城市学校学位资源紧张。虽然国家要求各地把随迁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以保障,但是,面对出生人口高峰,以及涌入城市求学的孩子,一些城市确实会出现学位捉襟见肘、入学难的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城乡之间教育不平衡,以及在城市内部由“名校”引发的学区房争抢,都导致了部分区域内的部分学校,出现更为严重且持续的学位紧张问题。

小升初阶段,家长择校意愿更为强烈。从各地发布的学位预警中也能看出,不仅是小学学位,不少初中学位也亮起了红灯,而这些孩子的出生时间与“二孩生育高峰”并无太大关联。

“前两年我们每个班还是45个学生,现在已经是50人封顶了。也就是说,要想有任何一个转学生转进来都不可能了。”在浙江宁波一所公立初中任职的董老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所在的学校已经发出了红色预警。但在她看来,红色预警更多是发给家长看的,提醒家长如果在这个学区内落户买房,也不一定能够顺利上到心仪的学校。

有城市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业内专家认为,一些城市在学位增加上趋于保守,一方面是由于财政压力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入学高峰过后,即将到来的学位过剩问题。

在2016年、2017年的人口高峰后,我国出生人口出现滑落。2018年出生人口较前一年减少200万人,2022年出生人口跌破千万。这也将很快体现在学位需求的锐减上。

熊丙奇指出,这需要灵活施策,并让教育发展规划具有前瞻性、弹性。“近年来,我国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将民办义务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应对‘入学高峰’,存在学位资源紧张的地区,可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方式,来解决入学难。”

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在2022年5月发布了“政府购买学位”名单,将35所民办小学、52所民办中学纳入政府购买学位。其中,有23所民办学校的学生无需缴纳学费,其余各校学费减免金额也均在万元以上。

广州也在2022年6月通过了《广州市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服务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新建、扩建公办学校是广州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自2024年起,购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服务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年辖内在读随迁子女总数的50%。

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方式,相较新建公立学校更加灵活多变,也一定程度上支持、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共同度过“最难上学”的几年。而在不久之后,面对出生人口下降,适龄学生减少的必然情况,或许也正是降低班额,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良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