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教师明明是个“铁饭碗”,可“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

导读 身边的同龄人和亲友长辈,普遍都觉得公务员和教师的工作,平时只要朝九晚五,收入就能旱涝保收,似乎是年轻一代人,用来应对像疫情和失业这样的“黑天鹅事件”
逢年过节,在逛亲戚的时候,总会听到各行各业的家人,对于各种“铁饭碗”工作的评头论足。

其中,最吸引人的话题,无疑是公务员和教师了。

身边的同龄人和亲友长辈,普遍都觉得公务员和教师的工作,平时只要朝九晚五,收入就能旱涝保收,似乎是年轻一代人,用来应对像疫情和失业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最强有力的“铁饭碗”。

但实际上,在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教师行业真的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惬意和从容,甚至在网络上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份“铁饭碗幸福指数排行榜”中,教师行业就排在第6名,排名垫底。

那么教师行业这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排名,和相对乏善可陈的“幸福感”,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

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不但平时要备课上课,还需要为课堂内外的活动和批改作业,花费大量原本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

此外,还需要时刻准备着,应对班上学生的各种情绪问题和鲁莽行为,甚至在某些时候,还需要帮助学生处理和家长的沟通问题。

而在属于本职工作的教学任务之外,学校里摊派下来的职称评选、考核评定、材料上报等额外工作,更是让基层教师感到不堪重负。

关键是,平时从早到晚、忙里忙外的,到头来领到的薪酬福利,虽说是稳定到不行,但是相比自己付出的心血和精力,那可确实有些低了。

更难受的是,即便是大多数老师干得多、拿得少,最后还是很难得到班上学生和家长的充分理解。

因为很多家长都觉得,我只要把孩子往学校一送,那么他上课不听、成绩不好和调皮捣蛋的罪责,就应该全都由老师来承担。

如此一来,勤勉认真却得不到适当回报的老师们,自然就会感觉疲惫和无奈,从而影响到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其次,教师的情绪,容易波动。

毕竟,每个老师也是正常人,除了教育学生和忙于教学,他们还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然而时间就那么多,每天都要在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全身心地投入在日常教学,可回家以后也不轻松:

既要陪孩子写作业,还要忙着批改作业、填写材料、备课计划等,你们说谁摊上这样“白天黑夜都不得闲”的工作,心里不烦躁、不疲惫啊?

虽然说现在的成年人,都需要承受着沉重而繁杂的教育压力,但是像教师行业这样,白天要忙于本职工作,晚上要随时盯着手机上的家校群、学校群和工作群,生怕在自己负责的班级里会出现“幺蛾子”。

这样疲惫不堪、操心费神和收入不高的工作,我想就算是大多数丈母娘眼中的“铁饭碗”,很多年轻人也会不愿意干吧。

所以别看2022年争着抢着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年轻人又多了许多,更有不少年轻人,在父母和家人的循循善诱下,踏上了朝着中小学校进发的“教书育人”之路。

但是在双减政策落地,培训行业萧条以后,教师行业除了学校的本职收入,在校外难以“创收”的形势下,会有多少年轻人,会矢志不渝地,盯着这一份评选职称困难,工资收入稳定微薄的“铁饭碗”工作,而踏上三尺讲台呢?

说实话,如果教师行业的收入始终保持现状,而不是逐年保持提升的话,有一些背负着沉重生活压力的基层教师,肯定会渐渐离开这个行业。

毕竟整天费心费力、心烦意乱,最后还得不到一个好收成的工作,谁愿意干啊?

最后,教师的假期,名不副实。

大多数人提起教师行业的好处,都会提到每年跟着学生们享受的寒暑两个长假,总觉得这是天大的福利:

既可以带着孩子到处游玩,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理身心。

问题是,就算是除去疫情这三年的正常年景,大多数教师每年都有60多天不用上班。

但是你们算过没有,每年学生在校的240多天里,老师们每天早上7点半到校,晚上回家以后还要加班批改作业、关注家校群消息,比正常上班族每天都要多工作将近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们享受的两个长假,实际上可以视为平时早到校和晚加班的“补偿”。

再加上教师行业想要拿到更高的工资收入,基本上只能通过超级困难的职称评选来实现。不得不说,能够在入职十年内评上职称的一线教师,可真是少之又少。

毕竟,每所学校里都有一些经验多、资格老的教师在前面排长队呢。

总之,中小学教师这个在全国丈母娘眼里都很吃香的“铁饭碗”,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轻松和美好。

在大多数时间里,老师们工作辛苦、心烦意乱,很难拿到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的收入待遇,每年寒暑两个长假,实际上也是杯水车薪。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